《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我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创新发展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宽广前景。
《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但从投入强度看,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65%,仅处在全球第12位;从投入结构来看,基础研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仅6.77%,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从投入主体来看,高等学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2023年对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2%和31.6%,企业力量相对薄弱。
一、企业科技创新三片“荆棘丛”
ag旗舰厅官网咨询认为:在当前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显著加快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快速演进融入各个产业场景应用;传统产业科技创新面临创新周期缩短、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等巨大挑战,正处于三片“荆棘丛”。
01、“荆棘丛”一:拨云见日,难以描绘科创蓝图。
“去哪里-方向不明确,做什么-目标不具体,怎么做-策略不连贯,怎么投-产出不匹配”,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难以预测、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业务单元在技术路线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匹配等因素使得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缺乏论证。
02、“荆棘丛”二:创新创造,难以转变固化思维。
数智化改造涉及软硬件采购、设备升级等,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高门槛、高投入、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传统产业在技术、工艺、产品、市场成熟期形成的固化思维制约,一心想要“赚快钱”,面对经营压力,难以潜心进行核心技术的积累,科技创新驱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面临短期与长期选择的荆棘困境。
03、“荆棘丛”三:内外兼修,难以应对变革挑战。
科技竞争升级,嵌入全球创新体系受阻,原创性科技成果缺乏、科技创新的协同能力差,科技创新人才短板明显、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资本融资体系对创新支持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我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限制了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的提升。
二、企业科技创新三大必要性
ag旗舰厅官网咨询认为:“十五五”期间,企业科技创新有三大必要性。
01、必要性一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汹涌来袭之际,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改变着产业的生产流程、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科技创新不断引入创新生产要素,比如智能化装备、海量数据等,拓展市场边界,催生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同时激发新的消费潜力,满足新兴需求,为产业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助力构建竞争力与创新力兼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02、必要性二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应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新挑战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产业竞争愈发激烈,技术壁垒、贸易摩擦等挑战层出不穷。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少数发达国家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掌握着全球产业竞争的主导权,对我国产业发展形成了“卡脖子”制约。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唯有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使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高端环节攀升,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03、必要性三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关键动力。例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生产性服务业,如工业设计、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供应链金融等,这些新兴业态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加专业和高端的服务支持,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物流和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催生的新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数据要素与科技创新结合,推动科学数据有序开放共享,促进产业创新和科研范式变革。重大科学设施等产生的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科学数据复用价值,助力药物研发等领域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构建知识资源底座,也为推进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以及科研新范式的探索提供了可能。
三、打造十大子工程
结合众多五百强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咨询服务经验,ag旗舰厅官网咨询建议“十五五”期间,企业通过打造十大子工程,系统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头号工程。
01、科创资源系统盘点工程
全面盘点科技创新资源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到对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相关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数据、知识产权等资源的全面梳理和评估。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战略和经营战略构建相应的科技创新资源能力评价模型,定期更新和分析评价结果,并动态优化完善评价模型,结合评价分析结果应用到科技创新发展决策当中。国家标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水平评价规范》(GB/T 43836-2024)明确了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原则与框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应用,提出了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目标市场竞争、经营体系支撑、数字化提升、外部资源整合等六个能力评价维度。
案例:A集团系统梳理科技发展的资源与能力基础,系统盘点、科学研判公司三大业务领域所要建设的“小核心”能力以及所要发展的“大网络”能力,按照已掌握、正在建设、待建设三个等级,发布公司首版“小核心、大网络”能力地图,初步搭建完成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02、科创发展目标制定工程
制定科创发展远景目标,需从国家战略、行业应用、企业战略等多维度入手,与市场紧密接轨。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最终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行业应用层面,需深入分析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痛点,挖掘科技创新的应用潜力,推动不同技术领域的融合创新,满足行业多元化需求。企业战略层面,企业应充分调研自身优势,明确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制定符合长远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与外部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格局。构建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五元价值”为主体、“转化推广潜力”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评估框架,不断提升企业在产业生态中的韧性。
案例:B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致力于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制定了“十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目标,即在战略期内力争培养、引进十名行业顶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打造一百个内外部研发平台,推动一千个重要科技项目,形成超过万人的研发人员规模。
03、科创发展路径打造工程
制定科创发展路径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迭代技术,循序渐进地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同时,要注重全链条创新设计与一体化组织实施,围绕产业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工程化验证或中试、技术成果商业化等链式环节,完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作机制,全面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引导科研成果贯通式转化。此外,还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结合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在主体合作、成果转化、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入探索,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向产业科技创新加速集聚,为科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案例:C集团制定科技创新“三步走”发展路径。第一步,基本建成国家、市场和客户认可、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型企业;第二步,建成科技型企业,云网运营技术领跑全球运营商,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第三步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04、科创领域赛道选择工程
在进行科创领域赛道选择时,首先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身主责主业,结合自身优势禀赋,紧密围绕主责主业、产业链布局以及关键核心技术三个核心领域展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着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以此为引擎,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中央企业应坚守其主责主业,发挥在能源、电力、化工、建筑、装备制造、航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势,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活力。同时,积极关注前沿颠覆性技术,如量子信息、基因编辑等,这些技术有望引领未来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方向。在选择赛道过程中,可通过焦点小组、定量问卷、共创会等方式邀请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包括内部员工、供应商、渠道商、终端消费者、行业专家等,从不同维度盘点细分领域科技创新机会,定制契合企业DNA的科创赛道。精准识别未来将面向的客户和用户类型,动态关注并反复验证其真实需求,积累数据,以反哺产品、设计与技术迭代。对拟进行赛道筛选的企业,基于分析企业内部与宏观环境,总结各赛道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迭代能力等关键成功要素。
案例:新能源行业D企业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环节为重点进行布局,与地方国企、民企等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引领全球发展。光伏上游制造企业虽以民企为主,电力央企作为下游开发商提供广大的国内市场,为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拓展了战略纵深。中国化学工程布局光伏产业链最前端、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纯晶硅生产技术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幅降低了光伏制造成本,已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国际领军者。
05、五链融合升级工程
紧密衔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多维融合升级。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商品化-产业化-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整合产学研服用资源,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对接融通。围绕创新链配置人才链。发挥重大平台载体、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清单式引进首席技术官、高精尖缺人才,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以任务和需求为导向“主动寻才”,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资金链的联动机制,建立全链条金融支持的科技创新体系。抓住基金跟投、财政风险补偿等政策机遇,设立中小试转化投资基金。大型产业链主集团积极搭建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平台。服务链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黏合互补并最大化价值的过程,以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为基础,提供包含研发、转移、检测认证、孵化、知识产权、咨询、金融及普及等多个环节。这些专业与综合科技服务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从研发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和市场化,形成了完整闭环链条。
案例:E集团在创新链方面立足国企平台优势,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输出科研成果,为产业升级转移转化技术成果。在产业链方面通过导入科技成果、共建研发机构、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等方式,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创新生态。在资金链方面注入良性基金,积极服务省内引才用才环境优化,为科技企业成长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人才链方面将企业人才输送至高校,拓宽校企信息交流渠道,进一步优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环境。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06、科创平台载体夯实工程
企业仅凭内部研发和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成本往往较高,势必要走出传统的创新框架,拥抱无边界的开放式创新合作生态,充分挖掘外部多元化的创新资源,将这些资源高效利用,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跨界融合的创新环境,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创新动力,助力其在变革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在内部先建立一个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组织治理结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与外部世界的开放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企业还需进一步扩展边界,构建一个无边界的开放合作生态,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科技创新和协作。与多元创新主体如研究机构、高校等合作,实现内外部资源的共创价值,增强产业链整体创新竞争力,捕获潜在商业机会。通过协作研发、技术联盟和孵化创新,低成本、短周期获取更广范围内的技术和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推动全流程交互创新。
案例:F集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成立联合研究院、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与香港多所大学合作,落地多个联合研发项目;牵头组建“支持香港建设创科中心协同平台”,发起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打造在港科创孵化平台。
07、科创流程闭环贯通工程
贯通科技创新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流程,首先要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导向,精准识别创新机会,明确研发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确保技术解决方案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其次,整合内外部资源,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创新团队,通过平台升级,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合作伙伴等形成价值共创的利益共同体,开展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孵化平台。实施少数股权投资,为创新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其次,开放技术资源,提升项目团队的技术能力,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创新。再者,提供市场渠道,有助于创新项目快速进入市场,加速创新项目的技术成熟和商业化进程。持续跟踪创新产品表现和市场反馈,收集用户需求和改进建议,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从需求识别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反馈优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案例:人工智能科技G公司横向拉通公司前后场、产研等内部流程,改革内部机制流程,组建产品线(科研线)和“铁三角”协同组织,搭建产品责任制体系,聚焦核心产品和核心研发,并通过绩效激励牵引产线与公司目标一致,实现权责利匹配,打造大模型产品,支撑推动示范项目落地。
08、科创机制深化改革工程
构建全周期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建立一个全面的科技计划体系,覆盖从基础研究到规模化生产的整个创新生态链。这一体系将整合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示范等环节,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探索一条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到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加强研发投入与资源配置。加大科研投入,聚焦基础研究、前沿交叉、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等方面,深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布局投入。落实科研准备金制度,建立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向产业科技创新加速集聚。在主体合作、成果转化、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入探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推进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构建企业为主导,多元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同向发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市场推广,积极寻求转化落地承接方。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一体化的创新设计和组织实施,打通从基础研究到规模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强化科技项目管理与评价。构建统一、高效、透明、规范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涵盖立项、执行、监督、管理、评价等环节。强化立项前的风险防范,通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方式,确保立项项目质量,降低风险。加强中期评估监督,科学合理开展项目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科研项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推行分类管理,建立差异化的科技评价体系,以更精准地评估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效。
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权,深化科技创新评价改革,确保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中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包括技术路线的确定和经费的分配,以激发科研活力和创新效率。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科研工作者大胆探索、敢于创新。有效减少创新过程中的顾虑,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在不断试错中寻找突破。同时,企业也需构建一套长期且耐心的评价体系,为科研工作的持续探索提供稳定的支持。
案例:H企业在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方面,由课题组长全权负责项目全周期管理,享有课题经费、奖励分配自主权和课题组成员、合作对象的选择权,通过简化课题管理链条。积极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模式,强化公平竞争、责权匹配。
09、技术合作生态共创工程
构建多元合作网络,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升维,为引领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研发共同体”“应用共同体”,组建行业创新联盟或技术联盟,构建产业众创生态圈。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共建产业联盟、联合技术攻关等。构建以技术为核心的平台,整合内外部资源,促进技术共享和协作,建立技术共享数据库,积极在企业间共享专利技术与研发成果,同时组织技术交流活动。
案例:I集团围绕鲲鹏、昇腾、鸿蒙三大根技术,携手生态伙伴、开发者、高校和开源社区共建根生态,加大对开发者生态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及对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投入,优化开发者工具和服务体验,帮助开发者取得更大的突破。
10、科创文化塑魂工程
企业科创主体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积极培育以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为核心的科创文化,将科技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此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分享创新经验、交流技术难题,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重点关注在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树立他们为榜样。通过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故事,激励更多员工投身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案例:J公司以科创文化为“定海神针”,营造了一种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方案,并提供资源支持和实施机会。定期举办“十大发明(Top Invention)”的评选活动,对未来有潜力开创新的产品系列、成为产品重要商业特性,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发明或专利技术给予及时肯定和奖励。
综上所述,是否具备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一般企业与卓越企业的分水岭。企业应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针对产业升级方向和企业能力建设需求,推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从科创强到效益强、企业强、产业强的通道跃迁,真正从“跟进者”成为“领跑者”。